庆祝教师节 致敬筑梦人|天府新区华阳中学张晓容:做有意义的科技创新教育
四川日报-川观新闻 2023-08-17 04:48:39

文/徐驰 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【人物简介】

张晓容,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教师,全国优秀教师、四川省特级教师、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、四川省十佳科技教师、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张晓容

扎根教育36年来,张晓容一直奋斗在科技创新教育的一线。在她眼中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去发现他们的优势,带领他们找到自己适合的领域,就是做有意义的科创教育。

她以科创活动为载体、以融合课程为抓手、以思维发展为核心,构建了培养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“3+1”融合进阶实践活动课程,研发了《实践与创新——中小学STEM教程》(10册),探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路径,为中小学阶段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。

创新育人,给学生“搭建脚手架”

2011年,张晓容带领团队开展了《基于育心的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》。在4所学校组建科技创新试点班,创建了学科拓展、跨学科融合、工程技术、主题科研等实践活动课程,构建起“全员普及到个性培育”的“3+1”进阶式融合课程结构,形成了“学科+创造、操作+创造、学科+学科+创造、学术+创新”的融合实践课程样态,探寻科技创新能力层级提升路径。

张晓容形容创客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像“建一个工程”。她说:“老师不可能把每一个课题的知识都搞懂,所以我们就给学生搭建脚手架,给学生实践的平台,给他们找资源。”

张晓容在指导学生。

来自农村的张旭同学,初中时,其生物学科的创新潜质被张晓容发现。此后4年,张晓容引导他拓宽生物知识储备,并联系中科院成都分院专家对他指导,鼓励他基于主题科研进行研究性学习。她四处奔走为张旭申请课题研究资金,带着张旭做科学实验、写研究报告,有两年的除夕他们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。2012年5月,张旭参加了“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”,后因成绩突出被保送浙江大学“珠峰计划”求是科学班。

和学生们、同事们在一起的时候,张晓容是最快乐的。大年初一带着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,寒暑假带领学生进行创新研究,凌晨二三点,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,熟悉她的人都知道,那是她在给学生的论文写修改意见。

2020年,张晓容带领团队以《中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探索》课题为抓手,牵手37所学校,大面积推广“融合实践·思维发展·层级提升”策略,检测实践效果,优化实践方案。2022年,她主持的教学成果《学科融合培养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》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;2023年,她主持的教学成果《融合实践·思维发展·层级提升: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索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
示范引领,推动区域科技教育发展

为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, 2008年开始,张晓容多次上市级以上示范课和辅导课,示范和推广科技创新拔尖后备人才培养的教改模式。

2017年-2019年,张晓容陆续成立了四川省、成都市、天府新区三级名师工作室。她带领名师工作室36名成员、45名学员,聚焦中小学科技创新潜质人才选拔及培养的路径和策略研究,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的名师基地,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。

张晓蓉在上课。

7年来,张晓容带领团队完成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4项,参编省部级教材4本,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1篇。研发出版中小学创客教材10册、创新实验教学片74集、专著3部。培养出全国优秀教师、省巾帼建功立业标兵、省特级教师、省市教书育人名师及优秀指导教师、教材培训专家等41人次。